或许很多人都知道近视,但不一定了解斜视和弱视。斜视一般可以通过病人的外观进行判断,但弱视和近视的症状表现相近,都是视力模糊,因此难以辨别。那么,什么是斜弱视,小儿得了斜弱视应该如何治疗呢?
1.斜视和弱视
弱视: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即两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出现异常所引起的单眼或眼睛较好矫正视力(即散瞳验光后的戴镜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斜视:当一只眼睛凝视目标时,而另一只眼睛出现偏斜(黑眼珠偏向外侧或内侧)。
2.弱视治疗越早越好
弱视越早治疗越好,错过儿童视觉发育的黄金时期,恢复几率指数型降低。
尤其是超过12岁的儿童,弱视治愈的希望较小,某些类型的斜视也仅能矫正眼位,无法恢复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立体视觉)。
1-3岁:治疗关键期
4-8岁:治疗敏感期
9-12岁:视觉发育接近成熟;还有希望,但疗程长
12岁后:希望较小
相信很多斜弱视儿童父母肯定对“视功能训练”有过了解,在斜视弱视的治疗方面,往往需要有耐心,考验毅力的视功能训练就是其中一项。由于治疗过程漫长,家长们不禁想问:视功能训练真的管用吗?
3.为什么要做视功能训练
尽管弱视治疗成功概率伴随着病人年纪的的增加降低。然而,无论患者的年龄大小都应当进行治疗。弱视的治疗主要是矫正屈光不正和通过遮盖视力好的一眼来促使弱视眼的使用。视功能训练对于弱视眼视力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1.对于弱视:提升视力
弱视眼由于废用而使视觉功能降低,视功能训练有助于刺激“懒惰”的弱视眼,促进它恢复正常的视力和双眼视功能。
健康的双眼视功能需要具备正常与此同时直觉、融合功能,并建立精细的动态立体视觉。
2.对于斜视:恢复双眼视功能
斜视的出现了很多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双眼视觉,如眼睛屈光参差、融像艰难、单眼弱视等。
视功能训练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构建良好的双眼视觉环境,对间歇性斜视治疗、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单眼弱视和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建立、巩固等有帮助。
部分做了斜视手术的患者(外斜视多见),因各种原因导致术后眼位尽管回正了,但没有眼睛与此同时视功能,甚至斜视复发需要二次手术。
在斜视术后进行相关训练,可以增加眼睛融合功能,锻炼眼外肌的力量,使其达到平衡一致,以达到维持眼睛正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