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眼病。它能引起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双目失明,且不可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主要与糖尿病病程及控制程度有关,糖尿病病程越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
糖尿病为什么会影响视力?
在高血糖的影响下,视网膜微血管会逐渐发生病变,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新生血管和渗出来,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牵引性脱离,有些患者还出现眼球萎缩和双目失明。此外,少部分患者还会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由于其眼压无法控制,也许会有双目失明的可能性。
为什么检查的时候血糖正常,或许会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偶尔有这样的患者,眼底检查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自己却拒绝承认患有糖尿病,原因是每年体检时血糖均正常。
其实普通体检血糖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糖尿病,因为体检测定的是空腹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只是餐后血糖高。且体检大多1年才做一次,一次血糖正常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若未明确有无糖尿病,可考虑查随机血糖,可疑患者或者有家族史的患者还需要做糖耐量试验。所以,检查的时候血糖正常,或许会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糖一直控制很好,会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吗?
血糖控制很好,的确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血糖即使一直控制很好,长期的代谢紊乱还是有可能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此外,即使平均血糖水平不高,血糖波动太大也容易加重病情。有些患者在开始控制血糖之前,已经患有较长时间的糖尿病,甚至已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时即便血糖控制好也无法使病变消失,只能通过相应的治疗来稳定或改善。
糖尿病眼病日常护理建议有哪些?
首先,糖尿病患者应自觉前往眼科就诊,由专业医生确认是否发生视网膜病变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避免暴饮暴食,通过科学饮食和合理用药进行血糖控制。
坚持健康用眼。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视、手机等电子屏幕,每40~50分钟高强度用眼后,应采取远眺、闭目等方式缓解眼疲劳。
同时,保持适当适量的日常运动,有利于增强自身免疫力,调节身心健康。
定期(一年一次)的眼底检查也必不可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根据病程决定,如出现疾病累及视网膜中部(黄斑)、异常的眼底新生血管、周边视力被严重破坏时,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药物、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是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